標籤彙整: OA期刊

2025 / 1 / 22

問:OA 期刊被針對,論文產量回不去了,研究者如何突圍?

 

 

 

 

 

答:(蔡依橙)

 

 

疫情期間,論文發表量暴漲。

 

從課程開辦至今,我們統計了每個月校友論文發表量,發現一個很明顯的趨勢線:在疫情期間特別升高一陣子!

 

因為學過論文寫作的同學,會趁著大家對未來比較不確定、工作時數稍微減少的時候,快點把握時間把手邊的材料寫好投稿。那陣子全世界的論文量也是升高的。

 

 

 

 

疫情後的論文潮退了,竟是這個原因!

 

疫情之後,本來是回到原本的趨勢線,繼續上升,但接著遇到部分醫院學校開始針對 OA 期刊做政策上的調整。

 

在這些醫院學校工作的校友,必須全部轉到傳統期刊尋找稿件適合的去處,但偏偏現在傳統期刊的審稿期都相當久,能容納的稿量也有限(受限於紙本,一年約 300-500 篇最多)。所以刊登的時間持續往後延,反應出來的就是每個月刊登量下降。

 

閱讀更多 »

2024 / 12 / 12

問:期刊也有歧視鏈,新手想起步怎麼投?

 

 

 

 

 

答:(蔡依橙)

 

 

期刊歧視鏈,OA 在下層?

 

臺灣這幾年掀起一波針對 OA 期刊的歧視,尤其是 MDPI 跟 Frontiers,我經常講,這兩家其實在 OA 期刊裡面算是很好的。有很多名氣更小,操作上爭議更多的 OA 出版社,甚至是傳統出版社。這是另一個故事,我們改天再聊。

 

資深的老師、成就很高的學者們會認為,高分的傳統期刊才是優質標的,低分的看不上眼,OA 的就算高分,他們也覺得不入流,甚至認為學生去登那些,有損學術形象。

 

但作為新手,你最重要的是盡快讓自己的履歷有文章列表。「有」永遠比「沒有」好。

 

所以,就算你登 MDPI 或 Frontiers 作為起步,根本就沒什麼好丟臉的。說老實話,有在投稿的人都知道,這兩家現在很不好投,連教授級的都常被退得七葷八素。

 

閱讀更多 »

2024 / 4 / 10

問:投稿 Frontiers 期刊的小秘訣!

 

 

 

 

答:(蔡依橙)

 

Frontiers 期刊審稿後,並不是所有審閱意見回來並且由編輯彙整之後,才一次讓你看,他是每一個審閱者審好之後,作者就能夠陸續在系統裡看見審閱意見的。

 

所以如果你發現第一個回來的意見對你還蠻友善,表示你得到 revision 的機會大增,就可以開始著手先思考回應策略、寫回覆草稿,看到第二位或甚至第三位審閱者的意見回來後,也做一樣的準備。這樣當編輯做了最後決定讓你修改時,就能很快速的完成 revision,並 resubmit 回編輯部。

 

 

最新活動

 

 

2023 / 9 / 6

問:跟著老師做研究錯了嗎?如何避免應徵住院醫師時沒有論文的悲劇?

 

 

 

 

 

問:校長好,我剛開始 PGY 一陣子,希望在應徵熱門科住院醫師的時候能夠確定有發表,最好能夠有兩篇以上,所以我詢問了不少學長姐,做了一些田野調查。想請問的是,我聽到不少很努力但最後失敗的例子,我該怎麼去避免?

 

像是一位學長在 PGY 開始的時候,就認真找了老師,花了 6 個月的時間,文章終於寫好,他希望能夠盡快刊出,但老師跟他說,OA 期刊雖然快,但水準不好,對自己日後的學術生涯有損,並表示會找一些網頁上公告速度很快的傳統期刊。結果一本審 5 個月退稿,一本審 6 個月退稿,準備應徵的時候,履歷表上還是空空如也。

 

另外一位學姐也是很認真,不過老師的指導經驗有限,方向比較混亂,差不多在 9 個月左右把文章整理出來,他自己也是希望只要刊登在有分數的期刊就好,但老師希望最大化 impact factor,於是從十幾分的期刊開始投下來,連續幾本被退,應徵的時候也沒論文可呈現。

 

他們都很認真,花很多時間寫作,也找了老師,為什麼最後還是沒有發表?

 

答:(蔡依橙)

 

這兩個例子,剛好都說明了幾項各位社會新鮮人在生涯的前幾年,一定會經歷且遭遇的事。我先說兩個最重要的結論: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角度。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