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7 / 29

2024 / 7 / 28(日)醫學影像呈現大獎:陳力維醫師、林佳彥醫師

 

 

 

雖然說臨床工作上有非常多很好的影像素材,但是這些影像素材要整理到能夠被 SCI 期刊接受,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這牽涉到攝影的條件、角度、光線等等。而且又有 X 光、CT、MRI、超音波,跟手機、相機等等不同機器所拍的影像,如何綜合調整並有效呈現的複雜考量。

 

我們的互動實作,挑選最有教學意義的練習,包括如何有效地做出標示,並且把不同影像工具甚至不同攝影原理的畫面做對齊。同學們在這之前均沒有太多的經驗,但經過一個中午的練習之後,都能夠親手做出 SCI 等級的影像。

 

以下,我們就一些所看到的細節,做些建議。並且一起來欣賞優秀得獎同學的作品。

 

 

那些老師看到了就想要提醒的小細節

 

 

 

 

 

這兩張是同一個同學所作的套圖,大部分的標示跟對齊都做得不錯,但是兩張照片的亮度與對比差異太明顯了。如果作為套圖的話,會很難讓人家理解,這是一模一樣的位置、一模一樣的狀況,而會以為這中間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麼其他的事情,而沒有辦法專心注意穿刺前後的變化。建議在調整的時候,再多試試看,嘗試做得跟範例一致囉。

 

 

 

 

這張同學作品,白色箭號起點處的延伸線,跟針大概呈 45 度。目前這個箭號所表達的是,當你要彎折之前,可能要把針稍微往外拉一下,而不是單純的扳動針的方向就好。所以,建議可以參考我們的示範,儘量讓箭號起點的延伸線,跟針成接近 90 度,會比較能夠表達我們想要說的事情。

 

其次,同學的黑色箭頭跟其想要指的肺部結節之間,有個距離,大約 0.5 公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隔山打牛,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可能會被誤解,以為箭頭所想要指的是血管分支。讓箭頭的尖端直接碰到想要指的東西吧!

 

 

 

 

這位同學的箭頭尖端,再往前一點點就完美了。這張圖我們主要想講的是,對比可能調的太高,所以,針應該是銀色的,但現在看起來卻變黑色,感覺怪怪,與視覺習慣不同。

 

 

 

 

這張同學調得就不錯,你可以看到這個不鏽鋼針的顏色,已經是灰的了。而黑色箭頭的尖端,離組織有點距離,再往前拉一點會更棒。

 

 

 

 

這張同學的箭頭尖端就做得非常好,但整個畫面偏暗,事實是,絕大多數手機或相機,在室內所拍出來的照片,如果要投稿的話,都會顯得偏暗。這背後的原因有很多,但這的確是一個事實,所以請記得,手機相機的圖片,想投稿的話,都要稍做調整。

 

 

 

 

同樣也是畫面偏暗,而且隔山打牛。可見在擺放箭頭跟箭號的時候,大家還是客氣了些。

 

接下來,看看得獎同學的作品吧!

 

 

陳力維醫師

 

 

 

 

這是陳力維醫師的作品。能夠得獎,同學的作品在細部上都沒有太多的問題。單張看,能夠講解的東西很少,所以我們把它合併在一起,一起講。

 

各位同學可以發現,這三張圖的針,角度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在視覺上會很容易有一種傳遞感,讓人很容易進入情境,並理解作者想說的事情。

 

在畫面裡頭,所有的箭頭、箭號、標示都沒有問題,你會發現尖端都有直接碰到他所想要指的東西。

 

最重要的,兩張 CT 的亮度對比調成一模一樣,而第三張實物照片的亮度對比,也調到讓組織非常明顯,是很棒的套圖設計。

 

恭喜陳醫師!

 

 

林佳彥醫師

 

 

 

 

這是林佳彥醫師的作品。同樣也是在單張的狀況已經沒什麼好進一步建議。

 

套圖來說的話,最特別的就是,他連第一張的黑色箭頭尖端,都有實際碰到非常微小的毛玻璃樣病灶。三張照片針的角度一模一樣,非常好。第一第二張的亮度對比一致,第三張的亮度對比也是針對切片溝裡面的組織做調整。想要呈現給讀者看的東西跟細節,都呈現的非常理想。

 

恭喜林醫師!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