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醫學影像

2022 / 6 / 16

用對方法 revision,把握住每一次發表的機會。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氣縱膈之教學影像,獲 JAMA Cardiology 刊登!

 

 

 

 

這是我在住院醫師第二年照顧到的個案,即使在我們有找外科的介入處置下,很不幸的這個個案最終還是死亡。在分析死亡原因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個案。

 

 

用一張清楚的醫學影像,打中審閱者的心。

 

撰寫論文最重要的就是文獻搜尋,有適當的文獻搜尋,才可以清楚知道目前大家的「已知」是什麼,而這篇文章又讓我們多知道哪些。透過文獻搜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 pulmonary barotrauma 的個案,常見的表現有皮下氣腫、氣胸、縱膈腔氣腫,然而併發心包膜積氣卻很罕見(也是我們認為他最主要的死因)。

 

我們認為這個個案富有教育意義,在困難插管的病患可能會遇到這種併發症,因此才撰寫這篇論文。

 

圖片處理的細節所用到的技巧並不多,最關鍵的步驟是如何挑選一張清楚的圖片來表達這篇論文的主題,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張電腦斷層的圖片而並非數張,這個跟《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所教的觀念一致。

 

閱讀更多 »

2022 / 6 / 15

原先被 reject 的文章,課後走向 accept!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肝膿瘍併發腦出血之影像,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Liver abscess 會併發眼內炎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所以在查房時,針對肝膿瘍的個案,除了觀察他的治療狀況外,我都會特別關心病患是否有視力模糊、眼睛疼痛、眼紅腫等症狀。

 

閱讀更多 »

2022 / 3 / 7

2022 / 3 / 5(六)醫學影像呈現大獎:王廷瑋同學、何寬助醫師

 

 

 

 

醫學影像處理,是醫學論文寫作很重要的一塊能力拼圖,處理得好,讓審閱者愛不釋手,被接受機率就很高。

 

在中午的互動實作時間,即使完全沒有經驗的朋友,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練習,熟悉基本功,甚至開始處理自己的圖片,做到 SCI 期刊等級的水準。

 

以下看看一些同學上傳的圖片,我們所給的建議,以及得獎同學們的作品!

 

閱讀更多 »

2022 / 1 / 20

住院醫師先以 case report 練習寫作,學術更容易起步。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肝膿瘍併發腦室炎之影像,獲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有教育意義的個案,往後作為借鏡。

 

這個個案是我擔任總醫師時,學弟在 ICU 照顧到的病人。她是中年女性且患有糖尿病,因為腹痛進入本院急診。腹部電腦斷層顯示肝膿瘍,經皮穿刺引流後,其病原體為大家耳熟能詳的 Klebsiella pneumoniae。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23

小小 R1 想在醫院生存,論文寫作已成必備技能。

 

作者:匿名

 

 

 

 

同儕已有論文產出,自己卻還未破蛋!

 

近年來,隨著醫學研究的重要性水漲船高,身為內科醫師的我,深感論文寫作不只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更是在醫院生存的必備技能。

 

完成一份論文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寫論文前的資料收集、作文靈感與學術界風向打聽,到撰寫論文時面對的各項規定,乃至寫完論文的漫長投稿之路、出版費與出版社辨識,處處暗藏玄機。想要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下,有方向性的收集資料,並在期限內完成質量兼具的論文,必須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與紮實的基本功。

 

這次會報名新思惟的《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主要原因有兩個:一來想自己能跟上身邊已經有論文產出同儕們;二來希望能在經驗豐富的前輩提點下,有效率且系統性的建立基本功,避免走太多冤枉路,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與金錢。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23

PGY 具備寫作能力,個案發表快速上手。

 

作者:三軍總醫院 一般醫學部 陳冠廷 醫師

 

 

 

 

看見有潛力的個案,卻沒有寫文章的能力?

 

從學生時代其實就有聽說過新思惟的課程,也有關注 Facebook 的粉絲專頁和社團,但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新思惟舉辦的課程。

 

主要原因是最近在動手寫個案報告,雖然以前有寫研究計畫的經驗,不過礙於指導老師總是很忙碌,身為學生的我也不好意思因為一些小問題,一直打擾老師。那時寫作上遇到瓶頸時,也只能自己上網搜尋別人分享的經驗,或是跟著 PubMed 的文章依樣畫葫蘆,有時也不確定自己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知道新思惟有舉辦相關的課程之後就一直想找機會參加,不過一方面也擔心自己臨床經驗不夠,太早報名這種課程可能收穫或啟發會少一些。成為 PGY 真正開始照顧病人之後,遇到很多好老師願意指導,也很幸運地有照顧到一些有潛力寫成個案報告的案例。

 

為了更有效率完成自己的文章,也為了學習正確的寫作技巧,少走一些冤枉路,我鼓起勇氣報名了這次的《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而且剛好那週沒有排值班,又辦在台北,雖然碰上公投,但可以說是集齊天時地利人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