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新思惟

2024 / 10 / 14

問:論文投稿四個月了還在 under review,該寫信去問嗎?什麼時候寫?要怎麼寫?

 

 

 

 

 

答:(蔡依橙)

 

首先要請同學先做點功課,了解這本期刊的審閱期大概是多久?做法有二。

 

第一,是上他的網站,看是不是有公布最近的審閱速度資訊。

 

第二,是下載最近這一期的期刊中,所刊登的論文 PDF。在這些 PDF 裡面找找看,有沒有作者投稿時間跟被接受時間的資訊,如果有的話,也不要只用一篇就決定,最好能夠尋找三篇或五篇,然後平均一下。

 

之所以要整理這些資訊,是因為等一下要寫信的時候,你要有些客觀數據。

 

閱讀更多 »

2024 / 8 / 1

2024 / 7 / 28(日)課程照片記錄

 

 

 

 

睽違兩年,因應學員需求,《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再次登場。臨床醫師每天接觸大量個案,也許是碰到少見案例;也許是調整了醫療處置,改善病人預後,然而卻因工作忙碌或經驗不足,經常錯失大好機會。

 

既然在 IRB 與受試者同意書的受限下,無法快速把所有想法都寫成 original article,那麼想快速提升自己的論文產量,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就能迅速補足這個缺口。

 

兩位講師透過實際發表與審稿的經驗,帶你走一次收集臨床案例、呈現自己獨特的臨床技術、做好清楚的圖片,而做出好作品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找個好買家,講師也帶領大家評估期刊,避開掠奪性期刊。甚至連不幸遇到退稿,講師們也擬定了投稿策略,讓稿件能快速找到安身之處。

 

謝謝你們安排這麼完整而詳盡的課程,不僅解答了先前困擾自己在幫科內老闆進行 case report / case series 上的問題之外,在自己進行研究收集、論文寫作,甚至是後續的投稿,也都給予了相當有用的建議。

 

而在國際學術界對於醫學影像的處理,我們以主力 reviewer 的實際經驗,整理歸納給你看,怎麼樣論文、圖片才值得接受,讓文章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都能高標通過。

 

新思惟的講師都是過來人,深知新手們的困境與痛點,從訂定引人入勝的標題、文章架構邏輯、乾淨清晰的排版,到如何製作符合雜誌規定的好圖、圖片的規格及細節,以及如何讓人從圖表就能對文章內容有清楚的概念等,讓你了解 reviewer 內心真正在意的事情,日後面對寫作、投稿不再茫然。

 

在個案的整理蒐集、投稿的流程(退稿的處理),以及發表之前的準備工作、研究的專精度等,都可以學到一流的作法。

 

除了課堂中完善的攻略,課後更提供了諮詢管道,透過蔡校長每週一次的線上 Office Hour,協助同學披荊斬棘,成功走完發表之路!

 

閱讀更多 »

2024 / 4 / 25

主治醫師指導醫學生 / PGY 的三大建議原則

 

 

 
 

方向與可行性

 

要確定知道什麼是可行的,了解後續可能進度,口述告知該如何去做,由學生花時間去完成。如果指揮學生撞到死巷子,對彼此都是煎熬。

 

 

細節你要會,但不要幫他做。

 

你要會,是因為遇到困難細節時,才能畫龍點睛的幫忙一下。不要幫他做,是因為都做好了,花時間的是還是你,學生一樣沒學到。

 

閱讀更多 »

2024 / 2 / 6

【長期心得】從 Intern 時期跌跌撞撞,到住院醫師發表 4 篇 original。

 

作者:眼科 施恩潔 醫師

 

 

 

 

回想一開始的論文發表,真的是從跌跌撞撞開始摸索起的。

 

 

在專科住院醫師之前,學好寫作技能,你會感謝那時期自己的努力。

 

大學的時候沒有想過要寫 paper,直到大七的時候,有同學說聽說我有在寫 paper,來找我問研究的事情。那時候想說,「人家以為我在寫 paper,結果其實都沒寫,有點尷尬」,所以開始找臨床老師寫論文。

 

很幸運的,沒多久就拿到一個 case report。但根據老師指導的方向開始動筆以後,總覺得自己好像沒抓到重點,連 reference 排版都只會用手工排版。那時候第一篇 case report 的 reference 才十幾個,我排了一個晚上還沒排完。看著自己參考的 paper,動不動幾十篇 reference,「怎麼可能全部都手工排版,太累了吧。」

 

上網查才發現有 EndNote 這樣的書目管理軟體,去圖書館上課,花了一個晚上排好 reference,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閱讀更多 »

2023 / 9 / 11

為什麼 PGY 寫出論文這麼難?

 

 

 

 

 

問:校長好,我自己問了一下學長姐,發現 PGY 就算立志想要在應徵之前生出論文,最後失敗的比例其實不低,而且原因五花八門,當然有人成功,也有人不只成功發表,甚至還連發。請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到底 PGY 寫論文,困難在哪裡?

 

答:(蔡依橙)

 

這件事情是個多重因素,如果能夠把每一項因素都處理好,應該是蠻有機會發表的。

 

以下的分析,是來自於許多醫學生或 PGY 時期就來上課的校友,以及詢問我們許多合作的老師,指導過數百名學生,所整理出來的結論。

 

閱讀更多 »

2023 / 6 / 8

問: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研究對醫療生涯的可能意義)

 

 

 

 

 

問:校長好,上次你分享,美國的醫學教育是從技術傳遞逐漸變成強調研究,也因此影響了今天的台灣醫療體系,這很有趣。但我想問的是,我就好好的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的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

 

答:(蔡依橙)

 

首先要先聲明的是,如果我們今天專心做醫療服務,而且持續進修,跟上醫療進步的趨勢,也引進新的觀念與方法,我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