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蔡依橙

2024 / 4 / 25

主治醫師指導醫學生 / PGY 的三大建議原則

 

 

 
 

方向與可行性

 

要確定知道什麼是可行的,了解後續可能進度,口述告知該如何去做,由學生花時間去完成。如果指揮學生撞到死巷子,對彼此都是煎熬。

 

 

細節你要會,但不要幫他做。

 

你要會,是因為遇到困難細節時,才能畫龍點睛的幫忙一下。不要幫他做,是因為都做好了,花時間的是還是你,學生一樣沒學到。

 

閱讀更多 »

2024 / 1 / 19

問:投稿後卻被審閱者以收案太少為由退稿,我可以直接轉投其他期刊嗎?

 

 

 

 

問:校長好,我最近完成並進入投稿階段的論文,是 20 人和 20 人比較的研究,嘗試投稿至 MDPI 約 5、6 分的期刊卻遭到退稿。審閱者認為個案數太少,應該要收到 100 個左右再來寫會比較理想,但照收案速度推算,想達到這個數字要耗時五年。請問我該考慮其他集團的雜誌,嘗試投往還是 MDPI 較低分的期刊?

 

答:(蔡依橙)

 

其實這樣的數目,在同學的這一行裡算是不錯,不算是頂尖,但至少也有中上。不過你今天一開始就嘗試 MDPI 高分期刊,他當然會用高分的期刊標準去要求你,這樣的退稿意見還算公平。

 

 

轉投期刊前,審閱者的意見要加以說明。

 

如果要轉投 3 分左右的期刊,我認為是蠻有機會的,但是在轉投之前我們要做一件事,就是必須看清楚這個 5 分期刊,審閱者給你的意見是什麼,並且嘗試做些回覆。

 

針對這個回覆,並不一定是你一定要做到收 100 例,而是要說明為什麼沒有辦法做到 100 例,以及雖然你沒有做 100 例,但目前的 20 幾例為什麼依然值得刊登,然後把這樣的簡短回覆意見,寫進 cover letter 裡面。

 

閱讀更多 »

2023 / 11 / 2

問:在選擇指導老師,或者選擇一起工作的團隊,校長有什麼建議嗎?

 

 

 

 

 

 

答:(蔡依橙)

 

在選擇指導老師以及一起工作的團隊長官的時候,有一個蠻好的評估指標,就是:他到底怎麼回饋你的內容。

 

給學生或同事的回饋,你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它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簡單的主觀評價,像是:你這張圖做得很醜欸。你這篇文章寫得不好。我覺得你這篇不行。

 

閱讀更多 »

2023 / 9 / 11

為什麼 PGY 寫出論文這麼難?

 

 

 

 

 

問:校長好,我自己問了一下學長姐,發現 PGY 就算立志想要在應徵之前生出論文,最後失敗的比例其實不低,而且原因五花八門,當然有人成功,也有人不只成功發表,甚至還連發。請問,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到底 PGY 寫論文,困難在哪裡?

 

答:(蔡依橙)

 

這件事情是個多重因素,如果能夠把每一項因素都處理好,應該是蠻有機會發表的。

 

以下的分析,是來自於許多醫學生或 PGY 時期就來上課的校友,以及詢問我們許多合作的老師,指導過數百名學生,所整理出來的結論。

 

閱讀更多 »

2023 / 6 / 8

問: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研究對醫療生涯的可能意義)

 

 

 

 

 

問:校長好,上次你分享,美國的醫學教育是從技術傳遞逐漸變成強調研究,也因此影響了今天的台灣醫療體系,這很有趣。但我想問的是,我就好好的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的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

 

答:(蔡依橙)

 

首先要先聲明的是,如果我們今天專心做醫療服務,而且持續進修,跟上醫療進步的趨勢,也引進新的觀念與方法,我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閱讀更多 »

2023 / 5 / 12

問:如何克服投稿後、稿件審查中的焦慮?

 

 

 

 

 

問:校長好,謝謝 Office hour 的指導,我已經完成稿件投出了。不過投出之後,每天都很焦慮,常常上投稿系統去看,到底現在審到什麼階段了,自己都覺得好像意義不大,但又忍不住會這樣去查。請問我可以做些什麼,來減緩這種對於審查進度跟結果的焦慮感呢?

 

答:(蔡依橙)

 

恭喜同學!完成自己的第一篇是非常令人開心的事,不論結果如何,你都從零開始,走過資料蒐集、分析統計、繪製圖表、準備全文、引用文獻、整理投稿格式等,光是這整個過程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