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10 / 22

臨床和研究只能擇一?原來不是這樣的。

 

作者:雙和醫院 外科部 廖潔如 醫師

 

 

 

 

會報名參加這個工作坊,其實有點因緣際會。因為自己沒有寫作論文的經驗,適巧約莫一個月前主治醫師提到,可以從撰寫 case report 開始,結果在無聊滑 Facebook 的時候跳出這個工作坊,覺得怎麼那麼剛好,而先前參加過新思惟活動,當時覺得收穫滿滿,於是就報名了。

 

 

寫過才知道,產出一篇文章的難處。

 

在報名活動前,就有嘗試先寫 case report 初稿看看,但深感困難,在寫的過程中,除了發現要閱讀大量文獻去佐證自己的想法,也要把 case 的 history 精簡化,而且一開始會想從 PACS 等等撈很多張圖,感覺每個都很重要。

 

上完課後覺得很實用的是,梁醫師分享他大部分都是靠一到兩張圖取勝,而大部分文章 figures 其實不用多。這才重新審視自己要用的材料,挑出真的非放不可的東西,讓文章比較有重點。參加工作坊可以實際演練從頭到尾,並做出能發表在 SCI 文章的圖片,感到很不可思議,也意識到有很多小細節要注意。

 

 

臨床和研究,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上完這個工作坊,比較了解到如何從 case report 起步、教學性質的 technical note,還有擁有更多經驗之後的 review article。也謝謝蔡校長分享他的 80/20 法則,了解他在工作中如何分配時間,以及「跟做的最好的人學習」。

 

雖然住院醫師其實大部分還是沒有什麼自己的時間,目前也還在摸索建立做事的程序,讓自己不要手忙腳亂,能夠如期完成交辦任務,但早點聽到前輩們分享時間安排,覺得可以更清晰地描繪出未來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我其實滿喜歡臨床接觸病人的這塊,以前會覺得,好像一定要在臨床跟研究之間選邊站,但自己真的開始寫 case report 才發現,其實兩者還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吧?而在撰寫過程中反覆審視 case,評斷他要不要接受手術的過程中,可以看到正反雙方的研究,也在檢視對疾病診斷的正確性,還有如何選擇診斷工具,也發現自己平常很多習以為常的臨床作業,其實都有原因,很多臨床執行的術式開法、診斷都曾經過時間的驗證,從中感受到 original article 跟 review article 不同的重要性。

 

 

避開地雷,選擇對的期刊、遠離錯誤期刊。

 

課堂中梁醫師分享了他的投稿經驗,還有如何選擇投對期刊,非常實用,這是未來完成論文後就會直接遇到的血淋淋問題,而蔡校長也提到 deceptive journal 的部分,能在投稿前就聽到這樣的資訊真的滿幸運,可以避開很多地雷。

 

滿喜歡最後課堂有優秀作品講評的部分,即使只是箭頭標示的方向有沒有經過物件中心,就可以影響畫面呈現的感覺,這種細膩的地方,就是來上課很大的收穫吧?而課後蔡校長會給大家期限,上傳做好的成品,並且進一步個別講評。可以這樣兩段式的製圖練習,離做出 SCI 等級圖片的距離又更進一步了。

 

期待將來可以跟著新思惟的老師們的腳步,寫出不同類型的文章,謝謝蔡校長、梁醫師,以及新思惟的老師們!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