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淡水馬偕 小兒科 李忠霖 醫師
這次上課之前,心中總有一些疙瘩,在醫學中心的師長都會這麼跟我們說,「你都已經是主治醫師了,個案報告這種文體交給住院醫師寫就好了,好好專心寫 original article」,院內的醫研部對個案報告、技術發表以及文獻回顧的文體獎勵金,也只有 original article 的一半,種種狀況都會讓人猶豫,到底要不要在這些文章裡花費心力。
但這次的課程結束後,我了解到這些文章是都有存在價值的,要成為能讓世界看得見的學者,其實不該偏廢任何一種文體,個案報告不是沒用,而是要寫得有價值,選對期刊,讓期刊願意接受,這就是這次課程的價值了。
站在 reviewer 的角度,更明白正確呈現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這次上課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把醫學影像修正成可以刊出的品質,回顧自己之前寫的個案報告,影像的品質都有再提升的空間,雖然文章都有幸被刊出,但我相信如果能把影像的品質弄好,被 accept 的機會一定會增加,我也不用多走那麼多的冤枉路。
這些能力也不只能用在個案報告,於 original article 中也同樣重要。我們常常認為內文比較重要,圖片只是補助,但好的圖片可以快速抓住 editor 和 reviewer 的目光,減少被 reject 的機會,這是每位有志投稿的人都必須學習的事情。
自己也當過 reviewer,知道做得不好的圖表會增加審閱的困難度,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在當過 reviewer 之後更能有所體悟,在課程中學習到的技能,相信能讓自己往後的學術之路更加順利。
用對的方式整理資料,寫文章才能事半功倍。
蔡校長的資料蒐集技巧對我來說也受益良多,之前在整理老師病人的資料時,雖然病例記載的很詳細,但畢竟不是自己的病人,想在一堆資料中找到值得寫的題目,著實要花費不少功夫。
現在自己是主治醫師了,也開始累積自己的 case,但如何整理便成了重要的功課,藉由蔡校長的提醒,我能更有系統跟邏輯的整理病人資料,期望自己在將來的日子裡,藉由這樣的整理能讓我發掘出更多的研究主題,更能快速的產出文章。
學會辨別期刊好壞,為作品找到合適的出路。
最後,這次課程教我們如何避開 deceptive journal,選擇適合的 OA 期刊,這對不論是初學者或老鳥都是很重要的能力,儘管使用 JCR 網站可以閃過這些 deceptive journal,但我們還是要有分辨這些期刊的能力,賠錢事小,自己的學術名譽被破壞才是無法彌補的傷害。
課程中也和我們分享了值得投資的 OA 雜誌,我知道目前學界對 MDPI 系的雜誌是相當嗤之以鼻,認為審的快、出版快,一定是在亂搞,我也曾擔任過 MDPI 雜誌的 reviewer,他們是要求一週內審完,但我也沒有因為這樣就亂審稿件。
批評的人其實可以捫心自問,我們審稿是不是經常是等最後編輯部在催時,才趕快看文章了呢?若非如此,我們也不需要三不五時的就要寫催稿信了。在蔡校長的解釋之下,對自己目前的努力方向多了點信心。
「年輕人的機會在哪裡,他們就認為威脅在哪裡」,期許自己能堅持下去,不要被輕易擊倒。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