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論文發表

2023 / 6 / 8

問: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研究對醫療生涯的可能意義)

 

 

 

 

 

問:校長好,上次你分享,美國的醫學教育是從技術傳遞逐漸變成強調研究,也因此影響了今天的台灣醫療體系,這很有趣。但我想問的是,我就好好的把我的病人顧好,學會既有的知識去做醫療服務,有什麼問題嗎?一定要做研究嗎?

 

答:(蔡依橙)

 

首先要先聲明的是,如果我們今天專心做醫療服務,而且持續進修,跟上醫療進步的趨勢,也引進新的觀念與方法,我認為完全沒有問題。

 

閱讀更多 »

2022 / 12 / 1

問:請問怎麼尋找友善的 reviewer?

 

 

 

 

校長好,上次投稿,因為有填上適當的 suggested reviewer,而加速不少投稿上的時間。這次我要投的,是歐洲這領域最大學會的雜誌,不知道要怎麼尋找友善的 reviewer。

 

答:(蔡依橙)

 

關於 suggested reviewer 的幾個重點,以下分享。

 

首先,其實多數的 editor 並不會用你寫上去的 suggested reviewer,畢竟他也擔心你會不會都串通好的。他一定會自己先從資料庫找人來審。但如果找到有點挫折,都沒人要答應時,他就會考慮用你的名單。

 

閱讀更多 »

2022 / 11 / 24

問:研究上合作的好朋友過世了,我打算將他生前未完成的一篇論文完稿發表,該如何編列作者序?

 

 

 

 

校長好,兩次上課後都覺得收穫滿滿,對於發表上非常有幫助,真得非常謝謝新思惟團隊!但因為最近研究團隊有些變故,一直沒聯絡。

 

是這樣的,我長期研究上合作的一位好朋友最近過世,生前有一篇未完成的論文,身後我預計把他完稿發表,這部分不是很難,但卻不知道該怎麼編列作者序,以及該注意什麼?

 

請問,如果我把他編列在第一作者,是合適的嗎?需要在文章中註明嗎?我是通訊作者,所以可以聯絡得到我。

 

本來只想說就跟一般投稿一樣做,但又覺得已經是最後一篇了,想做到盡善盡美。

 

答:(蔡依橙)

 

首先是,第一作者沒問題,只要貢獻度有到,學術界並沒有對作者狀態的任何規定,你記得幫他留的電子郵件要是你能收到的,這樣萬一之後要點連結、簽名、著作權轉移等,才聯繫得到。

 

其次是,在寫文章時,有兩個作法,你可以根據對他的認識,以及你自己的判斷作決定。

 

閱讀更多 »

2022 / 11 / 7

問:我是 PGY(醫學生 / 護理師 / 技術師 / 藥師),英文也不是很好,專業醫學領域的單字也懂得不算多,真的有辦法寫出一篇 SCI 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即使你沒有背景、沒有好老師指導,上過我們的課,有了整體架構跟概念,也實際操作過,之後又有 Office Hour 可以問,一定可以的。

 

我們的研究課程,之後成功發表的醫學生、PGY、藥師、護理師、技術師、獸醫師、牙醫師、中醫師、非醫學領域的學校老師都有。以下我舉一個例子,說明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

2022 / 1 / 18

[快訊] 蔡孟格醫師團隊,分享肝膿瘍併發腦室炎之影像,獲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文章介紹

 

肝膿瘍是常見的腹部感染之一,最常見菌種就是稱做 KP 的克列伯氏肺炎菌,一般來說,使用引流與抗生素,便能有效控制。而蔡醫師團隊,這次報告一位在肝膿瘍後,併發腦室炎的患者,並有腦脊液之細菌培養確認。

 

蔡醫師根據《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所學,將圖片做了專業等級的準備,並為這個個案找到臨床與教學意義,讓影像順利被頂尖期刊接受,相當厲害!

 

 

恭喜蔡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