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PowerPoint

2025 / 11 / 14

上完課才發現,之前好多有價值的 case 都浪費了!

 

作者:劉彥均 醫師

 

 

 

 

去年3月的時候有參加過《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在當時雖然學到了 original 論文文體的撰寫與排版,但是獲得 idea 的方法,還是感覺缺少了一塊。在各科輪訓期間除非指導老師很熱心地把資料都收集好、IRB、統計都跑完,又或者是學長姐研究室下有小題目可做,不然光靠自己的 idea 去發展 original,是非常非常艱辛的。

 

 

PowerPoint 就能做出投稿等級影像?

 

互動實作課完美地打中我在影像處理上的痛點。為了先前的 case report,我在放射科輪訓時問過放射師、技術長詢問 PACS 系統相關的處理,還有了解平時的工作與影像處理的流程,並從機器上抓原始檔案,再用 Horos 重組影像,完全沒想過 PowerPoint 竟然也能成為修正影像的強大工具,而且效果非常好。

 

也透過蔡校長介紹自己以往的發表,看見了那些影像重組功能在真實世界是如何呈現、幫助臨床決策的,真的收穫良多,這在以往的學習經驗中極度缺乏!

 

閱讀更多 »

2025 / 11 / 14

我錯了,我一直以為寫個案報告要「超罕見」……

 

作者:新竹馬偕 急診 劉世清 醫師

 

 

 

 

幸好來上課了,才不會錯過更多!

 

在上這堂課之前,我對「個案報告」的想法其實很單純,也可以說有點狹隘。我一直覺得,要寫出一篇值得投稿、能被刊登的個案報告,一定要找那種非常特別、極為罕見的病例。好像只有遇到別人沒看過的病人,才有資格拿來寫報告。

 

所以在臨床工作中,我常常會想:如果哪天真的遇到很少見的病人,一定要趕快把資料留下來、收集影像、整理文件,準備哪天拿來投稿。

 

多虧來這次上課,我才發現原來我以前的想法真的太片面,也單純到有點幼稚。

 

講師提到一句話,我印象深刻:「能不能刊登,不是看個案多特別,而是看它有沒有教育意義。」

 

回想起來,確實如此。再罕見的疾病,也常有前人寫過;教科書也早有詳盡的介紹。真正能帶來價值的,是在這個病人的診斷與治療過程中,我們所獲得的臨床判斷、錯誤提醒,或能幫助其他臨床醫師避免走冤枉路的經驗分享。那才是一篇好個案報告的核心。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