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剛起步的研究者,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足夠資源、完成 original article 是相當困難的事,最常卡住的,就是 IRB 與受試者同意書。但透過 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 這三種文體,我們不只能累積寫作經驗、培養臨床感,更能展現臨床獨特觀點,建立屬於自己的發表履歷。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文獻回顧工作坊》旨在協助學員,將臨床工作中的特殊發現、技術改良、整體思維,化成實際發表的文體。課程教的快速發表方式,都是光明正大可用的招數,只要用對時機,就跟暗黑秘技沒兩樣!
為了得到同學最真實的回饋與意見,工作坊採用匿名問卷統計,讓團隊能夠針對課程與流程再做優化調整。本次全部分數皆高於 4.73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回饋!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主治醫師比例佔 50%,住院醫師佔 25%。學員多為醫院服務或訓練的醫師,在現今醫院以論文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中,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擁有自己的學術成績,就能比同儕把握更多機會,獲得升遷的關鍵。(延伸閱讀:醫療綁定寫論文,是否合理?)
- 曾經參加新思惟工作坊或活動的老朋友,高達 92%。由於國際學術界逐年變化,我們也持續在每個梯次間做調整,協助各位能在最短時間內,瞭解當下國際學術界的入門重點,讓自己的學術生涯快速起飛!寫個案報告,快速增加論文發表數,是最划算的投資。
- 年齡區間為 26-46 歲,課程專為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無論年齡或資歷深淺,均能輕鬆上手。(延伸閱讀:建議先從哪種文體開始最好?沒有任何想法,要怎麼開始?如何增加對研究的敏銳度?)
- 無發表經驗的同學占 58%,來到課堂的伙伴大多都是新手,或者臨床上累積了許多個案,擁有獨特技術,希望被大家看見。根據 2024 年的校友成績統計,課後成功從零起步的同學共 71 位!且其中 34 位為住院醫師、實習醫師,或醫學生,顯示出即使是研究新手也能成功發表。(延伸閱讀:我真的很需要在明年之前有文章刊登,應該在多久之前開始準備上課跟寫作?)
- 本次的學員組成,包含:風濕免疫內科、大腸直腸外科、腸胃內科、放射科、小兒科、急診、PGY、物理治療所院長、醫藥學術經理、腦科所 博士生,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協助諸多校友突破困境登上 PubMed,過往也有藥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校友,獲得傑出榮耀,今年更是佳訊不斷,期待課後同學們也能捎來好消息。(延伸閱讀:我是 PGY(醫學生 / 護理師 / 技術師 / 藥師),英文也不是很好,專業醫學領域的單字也懂得不算多,真的有辦法寫出一篇 SCI 嗎?)
本次的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許多朋友分享了課程帶來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製圖、文章或投稿,即使是已有投稿經驗的學員也很有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同學最務實的支援。
謝謝各位藉由滿意度評比與手寫回饋給我們的鞭策,各種匿名建議,團隊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規劃調整方向,並且執行。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 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 外科系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內科系
對於資源缺乏的研究者,想要免 IRB、免收案就能學術起步嗎?現在有兩個選擇囉!無論是評估一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療效,或是評估多種治療對一個疾病的效果,兩種工具在手,產線更多。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