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新思惟國際

2022 / 12 / 22

問:論文獲得 minor revision 了!審閱者要的 mean / SD / 95% CI,表格呈現該如何取捨?

 

 

 

 

審閱者表示,連續變數的 result 必須要用 mean 和 95% CI 表示,我已經給了 mean 跟 SD,表格如果又加上 95% CI,會顯得很複雜,請問校長,我應該把 mean / SD / 95% CI 都寫上,還是砍掉原本我給的 SD,保留 mean 跟 95% CI 呢?

 

答:(蔡依橙)

 

都可以。我個人的話,會寫上 mean / SD / 95% CI,讓審閱者滿意之外,這篇日後如果有人想做統合分析,他就不用自己再換算出 SD。

 

閱讀更多 »

2022 / 12 / 22

問:現在 reviewer 給我們 revision 的機會,不過有些問題令人覺得苦惱,請問我該怎麼回?

 

 

 

 

校長好,上次 Office Hour 詢問那篇,順利進入審閱,現在 reviewer 給我們 revision 的機會,不過有些問題令人覺得苦惱,請問我該怎麼回?

 

我的 study 是比較同一疾病的兩種不同治療,之後的預後。我在 methods 提到我們是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但 reviewer 很有意見,認為我們是 retrospective study,不可以說自己是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study。

 

可是我查 paper 說,study 可以分為 observational 和 interventional study,interventional 以 prospective 為主,但也可以是 retrospective。我要明白列出參考文獻,並說他錯了嗎?

 

答:(蔡依橙)

 

明白指正 reviewer,不是很好的策略,他畢竟擁有 reject 你的權力。

 

閱讀更多 »

2022 / 12 / 16

問:期刊問我要不要買 offprint,有需要買嗎?

 

 

 

 

感謝校長,前幾次 Office Hour 協助稿件調整、審閱意見回覆後,現在被接受,要刊登了。期刊問我要不要買 offprint,有需要買嗎?聽說「給錢才是真愛」,是不是我該送點香油錢去給期刊社?

 

答:(蔡依橙)

 

我個人建議不用啦。有 PDF 存檔就行。

 

可能有的同學不知道,我補充一下。Offprint,或稱 reprint,中文叫做抽印本。就是印紙本期刊的時候,雜誌社想說你可能會單獨要你文章的這幾頁。他們會用跟期刊印刷一樣的銅版紙,幫你單獨印你論文這邊。雜誌社會給你一個報價表,印越多單價越便宜。

 

閱讀更多 »

2022 / 12 / 1

問:請問怎麼尋找友善的 reviewer?

 

 

 

 

校長好,上次投稿,因為有填上適當的 suggested reviewer,而加速不少投稿上的時間。這次我要投的,是歐洲這領域最大學會的雜誌,不知道要怎麼尋找友善的 reviewer。

 

答:(蔡依橙)

 

關於 suggested reviewer 的幾個重點,以下分享。

 

首先,其實多數的 editor 並不會用你寫上去的 suggested reviewer,畢竟他也擔心你會不會都串通好的。他一定會自己先從資料庫找人來審。但如果找到有點挫折,都沒人要答應時,他就會考慮用你的名單。

 

閱讀更多 »

2022 / 12 / 1

問:文章可以只掛單一作者嗎?

 

 

 

 

校長好,這次又是跟作者有關的問題。九月的時候收到期刊 invited review,主題跟規劃已經被編輯初步接受,內文部份我也快寫完了,不過,因為這篇文章真的只有我一個人單獨完成,沒有跟別人合作,也沒有請助理、合作夥伴、學生幫忙。

 

請問校長,文章可以只掛單一作者嗎?因為現在的學術氣氛,好像都流行「掛很多位作者」,我這樣只有一個作者會不會很奇怪?要去找些人來湊多點作者嗎?

 

答:(蔡依橙)

 

如果你真的就不想掛別人,單一作者也可以。

 

單一作者可能會引起問題的點在於,過去曾有科學造假慣犯,他的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好幾篇是單一作者,整個系列被證明都只是造假後,大家才驚覺,一個 trial 牽涉的人多,尤其還收 multi-center 資料,怎麼可能一個人完成。

 

閱讀更多 »

2022 / 11 / 24

問:研究上合作的好朋友過世了,我打算將他生前未完成的一篇論文完稿發表,該如何編列作者序?

 

 

 

 

校長好,兩次上課後都覺得收穫滿滿,對於發表上非常有幫助,真得非常謝謝新思惟團隊!但因為最近研究團隊有些變故,一直沒聯絡。

 

是這樣的,我長期研究上合作的一位好朋友最近過世,生前有一篇未完成的論文,身後我預計把他完稿發表,這部分不是很難,但卻不知道該怎麼編列作者序,以及該注意什麼?

 

請問,如果我把他編列在第一作者,是合適的嗎?需要在文章中註明嗎?我是通訊作者,所以可以聯絡得到我。

 

本來只想說就跟一般投稿一樣做,但又覺得已經是最後一篇了,想做到盡善盡美。

 

答:(蔡依橙)

 

首先是,第一作者沒問題,只要貢獻度有到,學術界並沒有對作者狀態的任何規定,你記得幫他留的電子郵件要是你能收到的,這樣萬一之後要點連結、簽名、著作權轉移等,才聯繫得到。

 

其次是,在寫文章時,有兩個作法,你可以根據對他的認識,以及你自己的判斷作決定。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