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Case report

2021 / 12 / 23

研究初學者起步難?一日工作坊是最佳入門指南。

 

作者:台大醫院 陳柏儒 醫師

 

 

 

 

零經驗想起步的新手,新思惟是首選!

 

過去曾經參加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後來因為身體因素,休養了好長一段時間。其間曾經想要應用所學,無奈後來都力不從心,沒有真的邁開那一步。今年,身體的狀況算是比較穩定了,考完了內科專科考試,選擇了自己決定努力精進的次專科,才回想起曾經那股想要寫文章的熱情。

 

去年上課的經驗令人印象深刻,短短一天的時間,學會了製作精美的圖表,也聽到校長和講師們的經驗談,許多寫文章的方法、技巧,都是前輩們一路走來的重要領悟。

 

因此,這次馬上就想到新思惟的課程,仔細思量了一下現階段 fellowship 的工作內容,以及自身沒有太多寫文章的經驗,決定嘗試先從「小品文」開始起步,所以報名了《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22

2021 / 12 / 18(六)課程照片記錄

 

 

 

 

第三次來參加課程,依然精闢。許多冤枉路自己摸索過才能了解,而新思惟的講師直接告訴你其中的細節與訣竅。

 

對於忙碌的專業人士來說,時間,一向是最貴的生命成本。面對研究的起步瓶頸,與其將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用一天的時間,透過系統化的學習,把寫作、製圖、投稿的技術帶回家,讓自己無痛走出舒適圈,滿懷信心邁向學術殿堂。

 

沒話說,每次來新思惟都是滿載而歸。

 

在國際學術界對於影像的處理規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調整,把界線說清楚,避免不小心踩線。我們以主力 reviewer 的實際經驗,呈現並歸納給你看,被接受的論文、圖片,憑什麼被接受。甚至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都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

 

振奮人心!之前累積已久的困惑都解決!

 

課程內容除了指出方向,還點出了初學者容易忽略的細節。講師反覆強調的核心,就是體貼 reviewer,讓 reviewer 看到一目了然的圖與圖說,是投稿者應該做到的基本功。圖片與圖說不是論文的配角,一張好圖勝過千言萬語,決定你的論文去留。

 

以下,一起來回顧當天學習的過程吧!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1

問:和老師提要寫 case report 時,可以事先準備哪些資料?

 

 

 

 

答:(蔡依橙)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向工程一下,假想自己是一個主治醫師,忽然有個 PGY 說希望有機會寫 case report,有哪些狀況,你會選擇把機會給這個 PGY,而不是給自己科的住院醫師呢?

 

閱讀更多 »

2021 / 11 / 23

問:並不罕見的病例如何吸引審稿者目光?

 

 

 

 

並不罕見的病例如何吸引審稿者目光?已經有人發表過的個案報告,如何與人不同或是找出不同意義,而有機會可以被接受呢?

 

答:(梁宗榮)

 

要遇到從來沒有人發表過的個案報告,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很重要說 3 次)。通常我們遇到的,都是別人有發表過的,但這不代表它沒有被再次發表的價值。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2

學術研究不是只有 original article

 

作者: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 內科部 鄭又誠 醫師

 

 

 

 

自從兩年前參加完 MEPA(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後,中間經歷了次專科考試和疫情攪局,正在離島下鄉服務的我,看到信箱裡寄來新思惟終於又再次開課的訊息,這次毫不疑問地直接信用卡刷下去,期待再次沐浴在蔡校長和各位學術研究大神們的春風下,滋潤那有點乾涸的研究魂。

 

(婷編按:鄭醫師在當時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中,以傑出的作品獲得「統計製圖大獎」,在先前的《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中,也獲得醫學簡報設計大獎,每一次的實作都非常用心。鄭醫師也曾參加過新思惟大型活動,以及《簡報架構與視覺設計工作坊》,對於進修自己不遺餘力,相當認真。)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