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 10 / 22

新思惟的全新課程,帶領大家往有光的地方前進!

 

作者:雲林長庚醫院 腦神經外科 鄭為遠 醫師

 

 

 

 

我為什麼想要參加這次的工作坊?

 

本次能夠參與新的工作坊,感覺十分開心。個案報告、技術發表和文獻回顧,分別是三種不同的論文文體,在新思惟的課程裡並沒有針對這些課題專門開過課,而能在這堂課程的第一梯次就上到課,個人感覺相當幸運。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2

找最好的人學,就能探索更遼闊的未來。

 

作者:新竹馬偕 張元豪 醫師

 

 

 

 

手上有一個個案報告已經被擱置已久,但又想不到要怎麼處理較好,突然看到網頁上跳出了新思惟的新課程:《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稍微看一下介紹,發現似乎正是我現在所需要的,立馬手刀報了名。

 

沒想到在參加過後,發現真正的收穫其實遠大於此,暗自慶幸沒有躺在家糜爛,雖然一整天精實的課程真的很燒體力……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2

突破卡關,original article 以外的選擇。

 

作者:恩主公醫院 口腔顎面外科 黃婷愉 醫師

 

 

 

 

論文寫作,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已經算是普遍的要求。然而,系統性的學習或是有恩師指導,還是要看個人造化。而學習之後能否有效應用,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過程中也可能需要貴人指點幫忙。

 

完成第一篇 original article 後,其實有種殫精竭慮的感覺,對於下一篇一直沒有足夠具體的想法。當自己終於成為主治醫師之後,依循老師們的教導,蒐集臨床的資料與照片,一點一滴的整理,卻也不知該如何建立自己的數據資料庫,不停反覆修改以致於沒有進度。

 

直到今年看到新思惟 FB 新推出的論文課程介紹,提及期刊的選擇、Original article 以外的三種文體、如何收集整理案例以及自己的想法。每一項都是讓我卡關、停滯不前的關鍵問題,因此毫不猶豫的報名了。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2

精益求精,在研究成功起步後繼續進修!

 

作者:國軍台中總醫院 內科部 蔡孟格 醫師

 

 

 

 

對於初學者來說,case report / image 的確是入門最適合的文體,也是我目前較發表較多的文體,因此我希望能在處理圖片上,了解老師們的細節目分如何進行,又是如何挑選 case,這是我上這堂課最主要的原因,希望能在已經有的基礎上再做得更好,另外也希望,能學習 original / case report / image 以外的文體—review article。

 

(婷編按:蔡醫師在參加新思惟課程前已有論文發表,在課後更是穩定產出,至今也將新思惟三大研究課程蒐集完畢,分別是《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統合分析工作坊》,也在發表快訊的心得中分享,如何在「住院醫師時期,為自己拚出 SCI 論文。」)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2

臨床和研究只能擇一?原來不是這樣的。

 

作者:雙和醫院 外科部 廖潔如 醫師

 

 

 

 

會報名參加這個工作坊,其實有點因緣際會。因為自己沒有寫作論文的經驗,適巧約莫一個月前主治醫師提到,可以從撰寫 case report 開始,結果在無聊滑 Facebook 的時候跳出這個工作坊,覺得怎麼那麼剛好,而先前參加過新思惟活動,當時覺得收穫滿滿,於是就報名了。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20

2021 / 10 / 16(六)課程照片記錄

 

 

 

 

『2021 新思惟推出全新課程《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首航現正報名中……』

 

因為疫情的關係,這堂新課程,一上路就走得很坎坷,首航從 5 月,延宕到現在的 10 月才終於如願上課。但也因為疫情,讓我們更能體會到,時代變化得很快,我們更需要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揮出關鍵的一擊

 

這是疫情後第一次參加的工作坊,新思惟團隊依然如先前參加過的工作坊一樣,專業、認真、含金量破表。

 

臨床醫師每天許多臨床上的好技術、好個案、好想法,既然 original article 受限於 IRB 與受試者同意書,一年產量有限,那麼 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就能迅速補足這個缺口,增加自己的論文數量。

 

課程中,兩位講師透過實際發表與審稿的經驗,從臨床醫師角度,帶你走一次收集臨床案例、呈現自己獨特的臨床技術、做好清楚的圖片。有好的作品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找個好買家,課堂中,講師也帶你評估投稿期刊,避開掠奪性期刊。

 

當然,自己的作品被接受,當然最完美,但如果被不幸遇到退稿,講師們也帶你梳理投稿策略,快速讓稿件找到新的出口。

 

一步步協助你,利用這些 original 以外的文體,在國際學會上更進一步。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是新成立的工作坊,但用心程度,依然令人驚艷,其中將醫療影像製圖完美呈現的方法,更是放諸四海皆可使用。

 

在國際學術界對於影像的處理規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調整,把界線說清楚,避免不小心踩線。我們以主力 reviewer 的實際經驗,呈現並歸納給你看,被接受的論文、圖片,憑什麼被接受。甚至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都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互動時,一定可以讓你親手將臨床獲得的影像,快速地處理成 SCI 期刊可以接受的樣子。

 

新思惟的講師都是過來人,深知新手們的困境與痛點,從訂定引人入勝的標題、文章架構邏輯、乾淨清晰的排版,到如何製作符合雜誌規定的好圖、圖片的規格及細節,以及如何讓人從圖表就能對文章內容有清楚的概念等,讓你了解 reviewer 內心真正在意的事情,日後面對寫作、投稿不再茫然。

 

太多細節,都是之前讀 / 寫文章時,沒有注意到的,很開心這次有成功報名到這堂課!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是新思惟繼《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根據 reviewer 實際審稿狀況,再度推出提升論文實力的課程,滿足研究起步者的需求。我們想做的,就是希望能幫助在學術研究道路前進的伙伴們,每一位的作品,都可以在國際上受到公平的對待。

 

以下,一起來回顧當天學習的過程吧!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