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2021/12/18 (六) 第四梯次

2021 / 12 / 22

2021 / 12 / 18(六)課程照片記錄

 

 

 

 

第三次來參加課程,依然精闢。許多冤枉路自己摸索過才能了解,而新思惟的講師直接告訴你其中的細節與訣竅。

 

對於忙碌的專業人士來說,時間,一向是最貴的生命成本。面對研究的起步瓶頸,與其將時間浪費在摸索試誤上,不如用一天的時間,透過系統化的學習,把寫作、製圖、投稿的技術帶回家,讓自己無痛走出舒適圈,滿懷信心邁向學術殿堂。

 

沒話說,每次來新思惟都是滿載而歸。

 

在國際學術界對於影像的處理規範,哪些是可以接受的調整,把界線說清楚,避免不小心踩線。我們以主力 reviewer 的實際經驗,呈現並歸納給你看,被接受的論文、圖片,憑什麼被接受。甚至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都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

 

振奮人心!之前累積已久的困惑都解決!

 

課程內容除了指出方向,還點出了初學者容易忽略的細節。講師反覆強調的核心,就是體貼 reviewer,讓 reviewer 看到一目了然的圖與圖說,是投稿者應該做到的基本功。圖片與圖說不是論文的配角,一張好圖勝過千言萬語,決定你的論文去留。

 

以下,一起來回顧當天學習的過程吧!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20

2021 / 12 / 18(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對於剛起步的研究者,要在短時間內找到足夠資源、完成 original article 是相當困難的事,但我們可以透過 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 這三種文體,來累積寫作經驗、培養臨床感。《個案報告、技術發表、文獻回顧工作坊》將協助學員,將臨床工作中的特殊發現、技術改良、整體思維,化成實際發表的文體。

 

為了得到同學最真實的回饋與意見,工作坊採用匿名問卷統計,讓團隊能夠針對課程與流程再做優化調整。本次全部分數皆高於 4.77 分,最高達 4.91 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回饋!

 

根據課前的統計分析,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曾經參加新思惟工作坊或活動的老朋友,高達 61%。
  • 最年輕者為 24 歲,學員年齡最長者為 45 歲。課程專為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無論年齡或資歷深淺,均能輕鬆上手。
  • 學員皆為醫院服務或訓練的醫師,在現今醫院以論文為導向的評價體系中,擁有自己的學術成績,就能比同儕把握更多機會,獲得升遷的關鍵。
  • 學員中主治醫師佔 52%,略多於PGY 到研究醫師(表示還在訓練中)48%。在臨床忙碌之餘,也要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對往後醫學職涯的發展相當有助益。
  • 無發表經驗的同學占 65%,與新思惟過往的學員統計相仿。來到課堂的伙伴大多都是新手,希望未來能從 0 到 1,在學術路上順利發表。
  • 本次的學員組成包含 PGY、住院醫師、研究醫師、主治醫師,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協助諸多校友突破困境登上 PubMed,過往也有藥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校友,獲得傑出榮耀,今年更是佳訊不斷,期待課後同學們也能捎來好消息。

 

本次的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許多朋友分享了課程帶來很大的幫助,不管是在製圖、文章或投稿,即使是已有投稿經驗的學員也很有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同學最務實的支援。

 

謝謝各位藉由滿意度評比與手寫回饋給我們的鞭策,各種匿名建議,團隊均已在會議中提出討論,規劃調整方向,並且執行。感謝各位的參與和鼓勵!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2021 / 12 / 20

2021 / 12 / 18(六)醫學影像呈現大獎:蔡賢龍醫師、林均賢醫師

 

 

 

 

經過簡單的教學和引導,加上遇到問題時,由專家們在各位的電腦上解決問題,所有同學在中午時間,都能完成 SCI 等級的醫學影像處理,成果相當不錯。

 

初步上手後,接著就是針對個別同學的作品,做些進一步的回饋,協助各位更上層樓。以下一一分享,並一起欣賞得獎同學們的作品!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18

2021 / 12 / 18(六)活動內容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
文獻回顧工作坊

Case report, technical note and review article workshop

 

 

2021 年 12 月 18 日(六)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或台中高鐵捷運旁之會議中心 視疫情狀況而定)

 

 

 

 

  • 在臨床上,我有特別的 idea,有沒有辦法在短時間,讓世界看見?
  • 我的研究剛起步,資源少,有什麼方式可以快速累積寫作經驗?

 

有!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是最適合把臨床工作中的特殊發現、技術改良、整體思維,化成實際發表的文體。

 

Original article 受限於 IRB 與受試者同意書,一年產量有限。許多臨床上的好技術、好個案、好想法,可考慮用 case report / technical note / review article,迅速增加自己的論文數量。

 

但這三種文體,並沒有固定格式,必須懂得如何找到適當期刊,並做好期刊評估,準備清楚的圖片,用正確的方式寫作,才不會忙了半天,卻不是學術界要的內容。

 

而臨床工作中,我們該如何收集案例、如何整理自己的想法、如何呈現自己獨特的臨床技術、如何做好清楚的圖片、如何評估投稿期刊、被退稿之後又該怎麼作、如何利用這些 original 以外的文體在國際學會上更進一步。都是工作坊的內容。

 

《個案報告、技術發表與文獻回顧工作坊》協助您把臨床上的各種想法,化作 PubMed 上一個又一個,專業生涯上的里程碑!

 

這個工作坊的互動實作,我們要學習做圖,也就是處理醫學影像喔!帶著自己最有希望發表的個案素材,趁上課時,練好基本動作後,應用在自己的稿件上,做成 SCI 期刊等級的圖片!

 

 

時間:2021 年 12 月 18 日(六)9:00a – 4:4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或台中高鐵捷運旁之會議中心 視疫情狀況而定)

 

 

快速增加論文發表量

 

閱讀更多 »

2021 / 10 / 18

2021 / 12 / 18(六)課程記錄

 

 

 

 

 

 

[快訊] 呂孟穎醫師團隊,分享處理冠狀動脈支架脫線移位的個案研究,獲 The Texas Heart Institute Journal 刊登!

 

 

2021 / 12 / 18(六)活動內容

2021 / 12 / 18(六)課程講者

2021 / 12 / 18(六)報名截止

2021 / 12 / 18(六)課程滿意度 與 手寫回饋

2021 / 12 / 18(六)課程照片記錄

2021 / 12 / 18(六)「醫學影像呈現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